以甲天下的红河哈尼梯田而名扬海内外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风光无限,无限风光!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红河州享有全国第一个“天然氧吧州”之美誉,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祖国西南重点林区。截至2020年底,全州林地面积21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6.07%,森林蓄积量为1.09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7.32%。境内现有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 36 处,总面积 459.0 万亩,全州有 120 个行政村被授予“国家森林乡村”称号,13 个县市全覆盖成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是全国第一天然氧吧州,全国第二个天然氧吧城市,该州屏边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红河哈尼梯田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林业已经成为红河州发展的显著优势、有力支撑和巨大潜力。近年来,红河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全面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振兴,打造了乡村振兴林业样本,进一步筑牢了乡村振兴的“绿色根基”。
生态护林员护绿又脱贫
田间生机勃勃,山上绿意盎然,村民喜笑颜开……盛夏的红河州屏边县,处处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驱车驶入屏边县玉屏镇新荣村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济林综合项目区,郁郁葱葱的树木跃入眼帘,一望无际。下车穿行在村民小组林间时,碰到了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进行林区巡视的生态护林员庞朝明。
今年47岁的庞朝明是新荣村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2010年,妻子不堪忍受贫苦饥饿,离家出走,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全家5口人的生计只能靠庞朝明一人种地维持,可是,因为没文化缺技术干苦力只能维持自己糊口,一年到头收入仅有2000元左右,一家人过得十分艰难,两个小孩嗷嗷待哺,年迈的父母体弱多病,家里一贫如洗,茅草房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为解决庞朝明家的贫困问题,村里将他家的20多亩林地全部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600元。又聘用他为生态护林员,一年的工资有8000元。还为他积极协调,就近打零工,一年下来也能赚四五千元,帮助他种植林下草果4亩助力产业发展,协调帮助他年迈的父母参与低保,协调住建部门补贴6万元、无息贷款6万元帮助他进行危房拆旧新建。2019年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一栋120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的新房拔地而起,一改昔日的凄凉景况。如今,庞朝明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2万元,过上了小康生活。
“政府把工作送到了家门口,一来有固定收入,二来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不耽误做家务、照顾孩子和老人,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新一轮退耕还林后,我们这里的林子是越种越多了,生态美了,村民的口袋也鼓了。我寻思着要好好干,守护好这片山林。”庞朝明讲着自己的小康故事,脸上洋溢着喜气。
一人护林、全家脱贫,这样的例子如今在红河州比比皆是。“十三五”期间,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目标要求,红河州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坚持“精准、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建了一支新型生态护林员队伍。按人平均护林1500亩、年报酬不低于8000元、不高于1万元的标准,全州累计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岗位12260个,共投入补助资金2.62亿元,使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增加600元以上的收入,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目标,生态就业扶贫促进全州12260户贫困户、4.9万贫困人口脱贫出列,过上小康生活。
生态政策惠民增收
在红河州南部山区的元阳县,穿行于通往新街、嘎娘、上新城、小新街、逢春岭等乡镇的公路上,沿线两旁的桤木林满眼翠绿,桤木树下,草果、板蓝根等林下经济作物郁郁葱葱,这是元阳县推进观音山生态建设与林业经济实现“双赢”取得的丰硕成果。
2015年以来,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元阳县先后投入扶持资金2100余万元,在县域东边的5个乡镇沿线100多公里的退耕还林区新植草果7万余亩,草果种植面积累计达12.5万亩,带动14000余户、5万群众实现增收,摸索出来的“桤木+草果”模式深受退耕农户的欢迎,在全省全国独树一帜,被国家林草局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的“红河模式”,在全国适宜地区普遍推广。
红河州林草系统充分发挥生态重点工程带动作用,大力实施重点林业工程,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和资金投入,加强对深度贫困县项目申报扶持和业务指导。有效吸纳贫困人员参与生态建设,绿了家园,又增加了收入。
“十三五”期间,全州共安排1220.48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任务,覆盖全州527个贫困村,并按时足额将补偿资金兑现到户。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10.33万亩,惠及贫困户44904户17.31万人,资金额度达17.3亿元。实施退耕还草28.83万亩,惠及贫困户3452户1.38万人,资金额度2.83亿元,安排中央造林补贴12.5万亩人2250万元,覆盖全州52%的建档立卡户。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资金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成为当地贫困户稳定脱贫的“绿色红利”。全州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47%,提高到2020年的57.32%。通过加大生态补偿,做到了“绿了山林、富了村民、带动脱贫”,广大贫困群众甩掉了贫困帽子,迎来崭新生活。
生态产业绿山富民
“十三五”期间,红河州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果、森林旅游与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实现绿山富民。
该州个旧市繁星闪烁有限公司的九月青花椒基地距离个旧市鸡街镇一碗水村民小组一步之遥,种植规模达到了3000多亩。公司管理人员白志明告诉笔者,第二期5200亩的花椒种植已经开始,届时会让近万亩荒山披上绿装,同时还将带动当地农户种植近千亩。
“3年时间的精心呵护,今年有一部分开始挂果了,明年将进入盛果期,按照一棵树平均500元计算,每亩收益至少上万元。900多亩的规模每年能为村民带来近千万元的收入。”看着一片片长势良好的花椒树,一碗水村民小组组长陆金旺开心地笑了。
绿春县平河镇略马村委会的铁厂河村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杉木林,在村委会原党总支书记李金发的眼里这些可都是一棵棵的“摇钱树”。5年前,李金发带头从村委会贫困户的手里承包了2万亩林地种植杉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返聘村民在基地里打工,使118户贫困户518人每人每年获得1万元的收入,商品林销售后还拿出利润的30%为大家分红。
李金发说:“村民在林地里面种植农作物增加了收入,在林下养鸡,为杉木林地提供有机肥,形成了生态综合发展的局面。”
走进建水县普雄乡和泰苹果基地改造示范园,2500多亩连片的苹果林都披上了一层绿色的靓装,一颗颗圆鼓鼓红艳艳的苹果布满枝头压弯了树枝,微风吹过,阵阵摇曳。一望无际的苹果园,一派丰收的景象。
建水县普雄乡七棵树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孙家昌说:“过去,我家主要种苦荞和洋芋,广种薄收,一年忙到头剩不了多少钱。近年来,我家通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租让了5亩土地给专业合作社,种了苹果树,我家的幸福生活从梦想变为现实了。2020年,我家4口人除了租让土地的收入每年3000元外,我们两口子在基地打工收入每年4万元,还在苹果基地采取林粮间种的方式,以短养长,种植辣椒、生姜、花生、南瓜等农作物,加上分红,年收入15000多元,年人均收入达到1.45万元,已经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现在达到小康了。
无独有偶,在全省重点核桃基地县市之一的弥勒市也有着同样的景象。满山遍野的核桃树枝繁叶茂,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核桃。鸡蛋大小的核桃有的已经裂开皮,像是张开一张大嘴在告诉人们:“我们成熟了!”而在树下,村民们有的用长长的竹竿打,有的忙着用背箩捡拾,敲打声和笑声在山间中奏响出一首“丰收进行曲”。
近日,弥勒市巡检司镇钟山村委会农民利用荒山种植“红美人”桃丰收。钟山村自2017年开始种植“红美人”桃树。林草局对红桃种植每亩补助1600元,邀请科技人员进行种植、嫁接、修枝、施肥等各个环节技术培训,为农民免费提供种苗。如今,当地利用荒山种植“红美人”桃树1000余亩,联动150户农民种植。每年可实现产值约600万元,荒山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炎炎夏日,在弥勒市江边乡芒果种植基地里,“满”果挂枝,“芒”香扑鼻,经过当地村民一年的辛勤耕耘,“江小芒”终于成熟上市了。
每年7月是“江小芒”成熟上市的时间。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优势,当地种植的“江小芒”光洁圆润、色泽自然,皮薄肉细、香甜可口,绵细软糯、几无纤维,品相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
南盘江畔,弥勒市江边乡群众忙得热火朝天,每天早早出发采摘芒果,采摘后挑选精品封箱装车,累累硕果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芒果产业是江边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达40000余亩,主要品种有台农一号、金黄、桂七、象牙芒等,产量达2500余吨,助农增收1100余万元,户均增收3591元。
在弥勒市西一镇麦冲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普继良指着山坡上一大片核桃树林说:“我家在山地种了90多棵核桃树,去年有50多棵进入盛果期,收入4万多元。今年,核桃比去年结得还多,果子也大,收入肯定会更多些,有了这‘金果果’赚钱,全家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喽!”
走进金平县金水河镇曼棚新寨,茂密的橡胶树叶把刺眼的阳光过滤成了太阳花儿,柔柔地洒落在橡胶林下,这是喜阴的魔芋最喜欢的环境。当地老百姓通过在林下种植魔芋,找到了摆脱贫困的“黄金屋”。
在其中一片林子里,40岁的邓碧玲正在和姐妹们把做种的魔芋根茎埋进树下垦好的土里。两年前,邓碧玲一家五口的年收入不到1万元。2017年,在林草部门的扶持下,她在橡胶林下种植魔芋4亩,收入2万多元,她家还种着香蕉800多棵,收入8000多元,可以割的橡胶有近400棵,收入4000多元,加上林下养鸡等收入,一年的总收入有三、四万元,如今建盖起了一栋100多平方米、50多万元的新楼房,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在村边的一片橡胶林里,我们看到,一张张遮阳网圈成一个个鸡舍,树阴下一群群土鸡正在欢快地啄食,这些构成了一派林下经济风光好的美丽景象。
与此同时,金平县把发展板蓝根作为农业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推出了一系列板蓝根规模化种植扶持和鼓励政策,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广泛种植板蓝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共种植板蓝根5.5万亩,采收面积4万亩。2020年产量12000吨,实现产值2400万元,带动10260户农户户均增收2339元。
元阳县逢春岭乡围绕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热区果蔬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村一品”专业村,助力乡村振兴。
这些天,逢春岭乡坝思村委会猛多村的千亩妃子笑荔枝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正忙着带领工人摘荔枝,基地里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最近,我们忙着除草、摘果,每天最多时可雇工人130人。”基地负责人李章军说。
妃子笑荔枝是一种亚热带水果,对温度、水分和光照的要求比较高,果实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糖类物质,具有汁水充沛、酸甜适中,口感好,开胃等优点。近年来,猛多村在林草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将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用当地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等优势打造特色林果产业,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荔枝产业,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同时,让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
“我在这里打工已经一年多了,每年工资有2万多元。在家门口工作也方便照顾家里。”猛多村村民普金明说。
据悉,该基地荔枝树种植面积达1600亩62400株,到丰产期年产值可达1200余万元,可帮助务工农户每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走进山水秀丽的泸西县三塘乡李子箐村,遮阴网下一丛丛褐色的羊肚菌破土而出。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严三囡说:“这菌子越瞧越让人爱,没想到第一次试种就获得成功,我们致富又有了新奔头。”李子箐村引进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村农业合作社合作,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模式,投资70余万元引进70亩羊肚菌种,每亩纯收入8000元,年均收入实现56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3960元。
位于石屏县北部的龙朋镇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量丰沛,加之以云南松为主的33.5万亩天然林和62%的森林覆盖率,为松茸、干巴菌等野生名贵菌种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龙朋镇积极发展林下产业,逐步形成了野生菌采摘、交易、加工、销售产业化发展新局面,平均年交易量达300多吨,产值1200多万元,带动2000余户贫困群众直接增收致富。
红河县牛多乐庄园有限公司以农户自愿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转农户退耕土地建立柑橘种植合作社,建成1000亩沃柑标准化种植基地。合作社代表农户与公司合作,农户的土地所有权不变,公司承包管理种植30年。目前,该公司正在打造一个集生态种植养殖、农家乐、水上乐园和热带水果旅游采摘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产业综合体,带动246户贫困户1000多贫困人口共同种植沃柑,年人均增收3100元。
绿春县依托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在全县普及推广林下散养家禽,探索“林下养禽、禽粪哺林”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我养的是生态鸡,全部放养在山地的树林里,鸡吃掉草果林中的杂草和害虫,鸡粪用作草果树的肥料。”绿春县大兴镇脱贫户白永生是山地鸡养殖户,基地的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山地养鸡能致富,靠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绿春县鼓励农户发展山地鸡养殖,将培育出来的鸡种苗交给合作社饲养,实行“统一种苗、统一防疫、统一饲养规程、统一产品质量、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带动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全县已扶持发展2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标准化山地鸡养殖示范基地30多个,养殖示范户106户,年创收300多万元,带动2万余户4万多群众直接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期间,红河州依托造林绿化创造的良好生态基础,积极探索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方式,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链条式”发展机制,在退耕还林区域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牧、林果、林旅、生态农家乐等生态产业,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开展各种林草实用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活动547期(次),推进林业立体复合经营,实现既要“叶子”也要“果子”,既要“林子”也要“票子”,做到“不砍树、能致富”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截止2020年底,全州累计发展林业企业500余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8家,发展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41家,企业从业人数15000余人。全州林草产业规模化基地面积达1500余万亩,林草总产值达到284亿元,实现农民人均5亩以上特色林,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3500余元。
生态旅游释放民生红利
7月,位于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元阳县梯田遗产区,一片片、一层层梯田翠色欲滴,从山脊绵延嵌入深深的河谷,微风拂过,稻香缕缕,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凸显出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景象,惊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近年来,元阳县突出“生态兴农、生态兴旅、生态兴县”理念,大抓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推进“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在加快推进红米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提高综合种养效益,推动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该县在保护哈尼梯田的前提下,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全县“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稳步发展。采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创建了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生态梯田鸭示范基地、指导站、梯田鸭追溯体系等。
李正福说:“我们大鱼塘的梯田流转给了呼山众创公司,可养鱼养鸭子、种水稻,一田多用,算下来一年的收入就有两万元左右。现在梯田的产值一年比一年高。”
“看着这绿油油的梯田是不是很舒服、很惬意,我们稻田里的鱼和鸭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笔者看到一位身穿哈尼族服饰的女孩正在拍摄短视频,她告诉笔者,在抖音里她有上万的粉丝,看到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想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把家乡的人文、民族文化推广出去,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元阳旅游。
元阳县新街镇箐口村村民李云家的房屋紧挨村口小广场,2013年,乘着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该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他向政府申请到10万元的无息贷款资金,开起了农家饭店。之前生意一直不错,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去年年初,受疫情影响,生意冷清了许多,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好好管护好自家的梯田,因为他坚信,疫情过后,会迎来大波的游客,又将开启新的生活。
“疫情过后,这几天游客陆陆续续地进来了,现在我们只要开门就有生意,这些都是‘两山’理念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以后会好好地保护好梯田。”李云说。
和李云一样享受到政府无息贷款政策的,还有新街镇大鱼塘村村民白宇蟾,她用心经营了一家森林生态农家乐,旅游旺季,一天要接待二三十桌客人,生意火爆,日子越过越红火。
白宇蟾希望村民增强环保意识,好好保护好祖先留下的财富,让更多的游客来体验哈尼文化。
“我希望未来几年,我们青年一辈要像老一辈学习,把我们的村庄还有绿水青山保护得越来越好,我们未来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白宇蟾说。
“十三五”期间,元阳哈尼梯田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依托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世界级品牌,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坚持梯田保护与群众增收并重、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并重、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并重、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并重,大力实施“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生态模式,坚决打好打赢哈尼梯田遗产区保护利用和遗产区群众精准脱贫攻坚战,形成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谋划,共同推进哈尼梯田遗产区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在哈尼梯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实现哈尼梯田保护利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梯田遗产区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共有宾馆酒店180家,其中,星级酒店3家,床位12309个,旅行社2家,导游15名,旅游配套服务档次和接待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420.58万人次,同比增长7.17%;实现旅游总收入63.91亿元,同比增长17.7%。
近段时间,弥勒市甸溪河湿地公园、太平湖森林小镇、东风韵小镇等以青山绿水、湿地花海为主的旅游景区,依然有不少游客畅游其间。据了解,今年“五一”节期间,该市10个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89.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1.82%和35.25%。
7月的弥勒市可邑小镇,草木繁茂、游客如织。“可邑村,从一个偏远农村发展成为今天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特色小镇,靠的就是80%的森林覆盖率、原生态环境和优秀的彝族阿细文化。”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党总支书记曾虎龙介绍,2012年以前,可邑、法雨、蚂蚁、舍德尼4个村民小组2300多名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山多地少,青山绿水并没有成为村民的致富之源。
穷则思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蚂蚁村在林草部门和市、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立足森林资源禀赋,持续8年谋“长板”弃“短板”。“生态环境+民族文化”逐步受到游客的青睐,让村民也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之前的贫困村变成了人均纯收入1.5万元以上的富裕村。可邑小镇也先后获得红河州“生态文明村”、云南省“环境教育基地”、“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森林康养最佳目的地”等荣誉。今年“五一”假期,可邑小镇接待游客达3.4万人次。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红河,绿色发展方式已融入产业建设、经济发展全过程。多年来,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上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技术标准、服务保障,积极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路子。曾经的开远市污染严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开远市民李春庚说:“当时,只想搬离这座城市!”但是现在,他不想离开了,站在凤凰山顶眺望,城市被绿色包围,天是那样蓝、水是那样碧、空气是那样清新。现在越来越多的开远市民已经像李春庚一样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转变的背后,是红河州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的有益探索。做优生态、大抓产业的开远市,实现了华丽转身:城市建成区扩大到26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7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4年的87.7%提升到98.3%。
用土黄色砖块建起的“万花筒”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高饱和的“油画”景象;紫色的薰衣草铺洒在朱红色的风车前,在徐徐和风的吹拂下,和风车一起摇摆……远道而来的游客不停地用手机拍下弥勒东风韵小镇的美景。生态好、环境美,释放了特色小镇的应有效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红河州的特色小镇建设中生动体现,红河州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在打造一批美丽县城的同时,抓住特色小镇建设的重大机遇,精心布局,打造出一批“精而美”“特而强”“聚而合”“活而新”的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溢”出良好效应——带动镇村环境整治、提升新型城镇化品质、促进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引领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让红河州加速成为“健康生活目的地”。
在红河县,坐落于大羊街乡的“库博万亩热区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刚采摘过的果林里还残留着淡淡果香,果树枝繁叶茂,农户穿梭林间,惊起阵阵鸟鸣,目之所及一片绿意盎然。
然而,数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满目荒凉的不毛之地。从2014年开始,红河县库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红河谷荒地和荒山共4.1万亩,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与循环经济,建设了生态涵养休闲园区、种植园区和林下养殖园区,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通过“流转返租”模式,库博公司吸纳当地群众参与生产管理,使原先“单打独斗”的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产业开发“一体化”。
“现在我已经是库博公司的一名果林管护员了,不仅省去了在外打工的路费和租房费,还可以拿到土地流转和务工的双项收入。”水塘村村民马阿书高兴地说。
一片山的蝶变,是红河州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红河州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物医药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探索出一条将“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十三五”期间,全州发展万亩以上产业带52个,9个农产品先后被评为云南绿色食品“10大名品”,绿色食品加工中心建设稳步推进,9个县市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创建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不只是一条河、一座城、一片山,置身于青山抱城、碧水润市的红河,一处处曾经的生态“疤痕”渐渐褪去旧态,绽放出新的美丽,成为红河新的闪光点,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依靠绿水青山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绿色已与红河相融,成为群众身边可感可触可享的“生态福祉”。告别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的过去,发展特色生态产业让百姓居住在风景里、生活在小康中,为脱贫人口创造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林地、林木资源是大多数脱贫人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最具增收潜力的致富资源。下一步,红河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重要讲话、“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对接政策与规划,以项目承载投资,以服务推动绿色发展,用好生态护林员政策,加强林业科技扶持,壮大绿色富民产业,加快推进生态振兴,提高林农的获得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绘就生态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