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紧抓“选任、培育、激励、管理”关键环节,打造过硬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头雁效应”带动“雁阵高飞”,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精“选”,广纳贤才“能干事”。拓宽渠道、改进方法选配优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集中推选一批。在村(社区)换届中,采取“留任一批”“选拔一批”“回请一批”的办法,从本村优秀青年村干部、致富能人、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人群中选拔15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动态调整一批。常态化开展县级资格联审制度,严格把关审核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今年以来经组织、纪检、公安等部门联审,对不能胜任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不力、群众公认度不高的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调整,坚决杜绝“带病”上岗,确保头雁始终保持“领飞”状态不掉队。储备培养一批。建立村(社区)级后备干部队伍库,吸纳465名优秀人才入库动态培养,确保每村至少有2名村(社区)级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通过导师帮带、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形式跟踪培养,为党组织书记队伍注入“活力源泉”。畅通后备人才进出口,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成熟一个、选用一个。
勤“育”,充电提能“会干事”。以“素质、能力、学历”三类培训为核心,加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培训常态机制。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常态化、规范化培训机制,纳入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县级每年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重点设置基层党建、“321”基层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等培训课程,邀请专家教授通过理论授课、观摩交流、“擂台比武”等方式,切实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理论水平和实战本领。
灵活拓展培训方式。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按计划、分批次选派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江苏等地进行专题培训,引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主动找差距、补短板,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为村级发展注入新动能。实施学历提升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学历素质提升行动,积极鼓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文化程度,优化学历结构,充分激发调动“头雁”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
善“用”,严管厚爱“干成事”。坚持实行严管与厚爱并重,认真落实各项激励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落实考评管理制度。抓实抓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党组织书记定期就党建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向镇党委、党员大会述职,接受党委考核和党员群众评议,镇党委结合日常履职表现、党员群众评价等方面给予综合评定,将考评结果作为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形成“让实干者得实惠,让不干者得红牌”的鲜明导向。强化日常监督。发挥组织和群众双重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聚焦议事、决策、财务、资产管理等群众关心关注事项,完善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主体责任清单,规范“小微权力”事项办理流程,切实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权力关进笼子。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定期公开村级党组织政务、党务、财务,接受党员群众评议,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公信力。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推进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全覆盖。加强保障激励。建立健全村干部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和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比选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常态化机制,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先后定向招录进入队伍,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公开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不断延伸“保障链”,提高离职生活补贴标准,为15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购买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了补贴待遇低、养老无保障、退休无补贴的后顾之忧,全面激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干事热情。通讯员:尹晓慧